虎虎生風躍新程,虎滿乾坤虎滿門,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懷蒼生...人生過客,相互為緣,互種心因,共營氛圍,相伴感恩。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太極拳虛實之理




太極之道的第一條是陰陽互易原理。陰和陽代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虛實、剛柔、開合、高低,取捨、進退、勝負、正反,等等。但陰陽這個詞是抽象的、概括的,容易給人一種神秘主義和玄奧莫測的感覺,所以筆者在這裡以虛實來代替陰陽,以求更直觀和通俗,利於理解和應用。實際上,陰陽只是一種象徵,一個抽象的符號,倒是虛實更貼近生活,更形象逼真。



    掌握運用虛實變化之道有三:
    第一、明虛實。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內涵虛實兩部分。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換句話說,人也好,物也好,都是既有強點,優點,也一定有弱點、缺點。世間沒有無懈可擊者,這是利用太極之道觀察人或物時首先要牢牢記住的。具有虛實兩重性是事物的普遍規律,所以看事物就要用兩點論,而不是一點論。好就絕對好,壞就絕對壞,天下所無。今日好,明日未必便好;今日強大,明日未必便強大;表面強大,內部卻可能空虛。
    在生活中,我們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是與人有關的,所以明確與判斷人的虛實就是我們的當務之首。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孔夫子也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都強調要知人。既是人,就有人的欲望,除了食,色,性也(孔子語)這兩大基本欲望外,不同的人還各有不同的欲望:名譽,地位,權力,金錢,聲色犬馬,不一而足。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永不滿足,有進一步的需求,這就是。太極虛實之道用於人事,立足點就在於人皆有欲,故人皆有虛弱之處。古語無欲則剛的境界,真是太難得了。
    既然人皆有虛,我們就必須明虛實。一事或一人當前,要不被其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論對手多麼強大,事情多麼複雜,處境多麼困難,都可以找到其虛弱之處,迎刃而解,戰而勝之。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瞭解對手的虛實,自知是瞭解自身的虛實,兩方面的虛實都瞭解清楚了,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二、變虛實。包含兩層意思。首先,不論是自己的虛實,還是對方的虛實,都在不斷地變化、轉化、演化,這在太極圖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虛可以變為實,實也可以變為虛,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和事,其內部的虛實是隨著時間和條件在不斷地變化的,由於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可以由強變弱。內部的虛弱之處如不注意防範彌補,在一定條件下就會迅速膨脹,像癌症一樣逐漸侵蝕著健康的肌體,削弱著自身的實力。驕兵必敗,兵之所以能驕,必有其可驕之處,原來是強大,打勝仗的,但驕傲起來,必輕敵懈怠,然後導致虛弱不足之處漸多,最終為敵所乘,歸於失敗。
其次,由於事物內部的虛實在不斷變化,事物之間的虛實對比也在不斷變化。在各種競爭中,強弱的差別總是有的,如果明白了虛實是互變的原理,那麼,優勢的一方決不可驕,而劣勢的一方決不可餒。歷史上的一切新生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它們之所以能發展壯大起來,皆因舊事物的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導致其由盛到衰,由實轉虛所致。
    所以,成功的人都是善於掌握虛實變化的人。有意識、有目的、有預見、有準備地引導敵我(或彼此)雙方的虛實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這就是虛實之道的第二點──變化虛實。



    第三、用虛實。在明辨雙方虛實、並且有意識地引導虛實變化的基礎上,在具體的運作上,即採取克敵制勝的決定步驟時,應該運用避實就虛的原則,這是虛實之道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切的道理都是為了用的,太極之道應用之妙也就在此,可以說是核心,是真諦。
    避實就虛的原則說起來容易,理解起來也不難,真正做起來卻絕非易事。如果僅是功夫不深,無法洞察虛實,找不准,無法入手,倒也罷了。實際上,很多時候是思想上的障礙在阻攔著人們去運用虛實之道。比如,要避實就虛,首先必須,即避免正面的衝突,避開敵人正面的攻擊和壓力,這在一般人看來就是怯懦,膽小,沒骨氣,面子上十分不好看。當年韓信忍受了胯下之辱才有日後的叱吒風雲的大將軍十面埋伏逼得楚霸王烏江自刎,但是他一直到死都沒有擺脫掉胯夫的惡名,許多人為此蔑視並羞辱他。當時韓信所面臨的選擇是受辱或拼死,二者必居其一。兩難之間擇其輕,他選擇了前者,雖有損於虛名,卻避免了實禍。古人雲小不忍則亂大謀,真正能夠忍辱避禍的是那些有遠大抱負的人,惟大英雄能忍耐,因為他們能夠忍受避實的時候所招來的一切歧視、非議甚至危害,只為著將來的擊虛成功。不能忍耐,避實就是一句空話,將來也絕無擊虛成功的希望,這是虛實之道難行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阻礙避實就虛原則應用的因素是驕傲自大。自以為很有實力,即使是硬碰硬也可以把對方壓垮,何須勞神去搞什麼避實就虛,讓旁人恥笑。歷史的經驗證明,許多人的失敗就在於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而過低估計對手的力量,自己不能擊對方之虛,反而讓對方擊了自己的虛。迷信自己實力的人總是認為只要實力超過對方,就一定可以憑藉硬幹而戰勝對手。這種拼實力、拼消耗的戰法在西方是很流行的,只要看看西洋拳擊比賽就行了,選手全部按體重分出等級,體重大力量一定就大,就是這種分級的指導思想。這當然有利於章賽的進行,但有時並不符合實際情況。試想如果不在比賽場上,員警與歹徒要展開搏擊之前,難道還要先檢查一下彼此的體重以確定打鬥是否公平嗎?西方人的這種思想來源於他們的機械論的自然觀,以為一切都可以用牛頓力學的機械運動公式表達和計算出來。


    我們東方的哲學與之不同,尚智不尚力,以力勝人只能勝一人,以智勝人則可以平天下。東方人的智慧是把人的主觀因素、人的主觀能動性也考慮在內,並且特別強調人在自然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在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的能動作用。儒家學說所崇尚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個人修養方法,就是從個人的主觀意識逐漸外推的,這就是東方智慧的特點。而作為東方智慧精髓的太極理論則將其具體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虛實之道主張,不但在沒有實力或實力弱時要避實就虛,就是實力強大、明顯超過對方時也要採取避實就虛的原則。總之,要巧妙地戰勝對手,要用最少的損失、最小的代價去取勝,堅決避免死打硬拼的方法。所以,有力者不可恃力,仍然要小心謹慎,避實就虛,力爭最少的消耗去獲最大的利益。果能如此,可說是得了虛實之道。

作者:蔡春明(江蘇省武術運動協會副主席、泰州市武術協會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