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風躍新程,虎滿乾坤虎滿門,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懷蒼生...人生過客,相互為緣,互種心因,共營氛圍,相伴感恩。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楊家第四代「十虎將」中的楊門三軒

楊家第四代的十虎將傳人中,有著名的楊門三軒——牛鏡軒(春明)、田紹軒(兆麟)、李雅軒(椿年)。三人均由楊健侯師祖代子(楊澄甫)傳藝,並賜名字,每個人的名字裡都有一個“軒”字,故稱為“三軒”。此“三軒”是楊門第四代傳人中之翹楚,每一位都堪為一代太極拳宗師。

鏡軒(春明)1881 - 1961),太極拳界著名的“楊門三軒”之首。他跟隨楊氏太極宗祖楊露禪之子楊健侯、之孫楊澄甫兩代宗師學拳達17年之久。楊健侯不但將楊家太極之拳劍刀槍及內功心法傾囊相授,而且在晚年密授其點穴之術。
牛春明的太極拳造詣出神入化,他將楊家所傳與自身特點相結合,形成具有自己風格的牛春明太極拳。牛春明拳架安舒,大氣扎實,精於實用。曾受中共國家領導人陳雲、滕代遠所賞識,專門為牛春明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太極拳紀錄片【萬年常青】。他雖在浙江尤其是杭州一帶傳拳數十年,但為人低調,不好攀附權貴,因此其他地域的人對他瞭解不多。
牛春明作為楊氏太極拳的嫡傳傳人,在楊家拳館輔助楊澄甫做助教歷時六年,一生研練和教授太極拳達六十年之久,畢生只學一家之拳,練一師之藝,習一技之長,潛心修煉楊氏太極拳,為楊氏太極拳的繼承與發展,特別是在太極拳的防身技擊與祛病健身相結合的內功修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最終能登堂入室,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神明”階段。可以讓牛春明天上有靈感到欣慰的是楊氏牛春明太極拳已經成為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成為浙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田紹軒(兆麟)18911959)字紹先,生於北京,兄妹四人,排行第二,幼年喪父,長兄走失,田兆麟便成家中唯一之男丁。當時全家僅靠其母洗滌縫補艱難度日。田兆麟八歲時,因不忍見其母過於勞累,便主動退學私塾,於自家門前設攤販賣水果,養家糊口。當時北京太極名家楊府離田兆麟家不遠,楊健侯老先生過往常經田兆麟家門前,日久漸對他引起關注。在田兆麟十三歲那年,一日,楊老先生親自問他是否喜歡學拳?田兆麟雖甚喜歡,但慮於一家生計問題,又很猶豫。楊健侯聞後說:「這好辦」。當即與其母商議,全家每月生活由楊健侯供應。自此,田兆麟便進楊府與楊健侯二位公子楊少侯、楊澄甫同宿共餐。楊健侯親自執教,三人日夜勤練太極神功秘術。
田兆麟(1891-1960),乃北京消防隊員,健侯師祖見其年輕力壯,勤懇好學,遂多加指點。健侯師祖授拳極其嚴格,一式架勢未達到標準,決不肯教下一式。由於基本功紮實,加上田兆麟甚有悟性,每日在楊家勤學苦練,功夫大有長進,多次請求拜師。因其性急好鬥,健侯師祖不允。1915年,田兆麟24歲,被選為救火隊領班,健侯師祖指定其向澄甫公叩頭拜師,賜名「紹軒」,仍由師祖代子傳藝。





雅軒(椿年)(18941976),河北交河縣人,14歲拜陳殿福為師學少林,又拜傅昆庭為師學綿掌,20歲時與傅海田先生切磋技藝,一搭手即立足不穩,無計可施,連連跌倒,方知太極沾粘勁厲害。經傅先生介紹,李椿年在北京皇家公園(後改稱中山公園)投入楊公澄甫門牆,除了在公園學拳架之外,又到楊家武館研習,被健侯師祖賞識,於1914年囑其向澄甫公叩頭拜師,賜名“雅軒”,親自代子傳藝。李雅軒深得楊家拳神髓,身手靈快,善用松沉冷脆之短勁。
李老為“楊門三軒”之一,得楊健侯祖師傳授拳藝,並追隨楊澄甫宗師十八年。在他的床邊牆壁上,總是貼著他親手用毛筆寫的字:“要經常想楊老師打拳、推手的樣子,功夫才會長進。”許多學生都想把太極拳一下子學到手,特別是有些文化較高的人,東看書,西看書,總想在其中找到捷徑。有一次,他們問李雅軒先生:“李老師,學太極拳有沒有什麼訣竅,你能不能傳我們一些秘訣?” 李老說:“我現在告訴你們兩句話,照這兩句話去做,拳就練得好,功夫就會進步。第一句話:打拳要放鬆放軟的打。第二句話:打拳要想著我的樣子。”
1976年李老病逝于成都,享年83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