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王春清師父個人的思維供大家參考:(來源:網路)
上乘太極除了用拳腳功夫及肢體動作來練後,要有行氣的念頭。松後要有虛,虛為虛空不是虛弱。並非意動手動,而是意動體內行氣動也。 太極練松方能練出氣感,非指呼吸的空氣。體內的松變虛,內在有虛實方能行氣來帶動氣感行體方能達到意到氣到體到太極心法。
上乘太極除了用拳腳功夫及肢體動作來練後,要有行氣的念頭。松後要有虛,虛為虛空不是虛弱。並非意動手動,而是意動體內行氣動也。 太極練松方能練出氣感,非指呼吸的空氣。體內的松變虛,內在有虛實方能行氣來帶動氣感行體方能達到意到氣到體到太極心法。
心,意,體,三層來探討。
行氣心先要靜,心如何得靜?意能內斂則靜。心靜神蓄,意無他念,專志行氣於體內。心識先有行氣之理法,且能有效號令百骸皆隨。用意要懂得到位,發出的指示要持續直到成效為止。
意領氣行,意到之處氣也到。意氣相隨!意氣須轉換得靈,肢體的活動乃有圓活之趣。橫氣填胸,橫氣不除,障礙了胳膊的運作,而胳膊的氣滯亦導致橫氣遍全身。 消除橫氣之道在舒展腦中辶氣。行氣主要還是在胸中腰間運化,這裏是主流之氣的所在,因此須懂得舒展胸中之氣,以免橫氣填胸。
關鍵在含胸手逆纏,背腰肌膚松垂,胸往後撥出,形成行氣走廊。
智慧來自清靜心,太極的至善是虛靜,虛無,虛靈。風吹楊柳,足不履地。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太極第一個陰陽為“動靜” ,動之則分,靜之則後。虛開體內的第一步是鬆開一身的肌膚關節,達到內氣貫穿各關節,周身之氣融和一體。行氣再進一步把身軀分為上下體,和左右分開,達到中氣的勻布。行氣之道在於虛,哪里虛開氣即往哪里行。
學無先後,達者為先。體質好,心能靜,意能斂,肯下功夫,思想單純,不主觀。行氣走架胸氣上下左右的舒展,關鍵似在肩節骨縫的鬆開,虛領頂勁立身中正,襠 開,左右兩側身似分非分,只覺其氣行不覺其身走,精神內守,內氣舒暢,一身虛靈輊安,虛實變換於腳底極其精緻不露痕跡,外人難以分辨哪一隻腳為虛哪一隻腳 為實,足不履地,似踏雲端宛如仙人過海,何其享受,何苦之有呢?
太極以虛靜蓄神為主,重內不重外,練到有形歸無跡,極其虛靈,方為上乘境界。
水是剛還是柔?在水面之,覺其柔;探手深處拔之覺其剛。水外柔內剛,其剛何來?本質也,來自其柔的本質。太極勁亦然,氣勁柔如水,惟其能柔,剛存乎其中 矣,非有關出力不出力的作為。當潮水湧耒時,水勢柔中寓剛;大浪撲耒時,看似大剛,其實是大柔。太極以練氣柔為主,有一份柔才有一份剛,剛柔不二,何以會 柔有餘而剛不足呢?.
兄弟!是足不履地不是足不离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