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風躍新程,虎滿乾坤虎滿門,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懷蒼生...人生過客,相互為緣,互種心因,共營氛圍,相伴感恩。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論太極拳之以內養外


   

  太極拳者,自然之法成,是為以拳而演繹天地運化之道,時人若得之法,乃祛病、體健、延年、益壽。

   人生於世,莫不以健康為道。觀國之內外,習太極者之眾多,然于其中性命根基收益者甚少。習拳之多載,而體之不健,腰、腿、心、血諸疾時侵於己而因之不明。更有初習者之眾,以技擊、勁力為榮,傷於己而心不知,待事者至此則悔之晚矣!

   余于幼年修習禪、密心法至今,時年與太極結緣,雖拳之粗拙,幸略有所得。餘以為:習太極者,旨應以祛病延年為要,於拳理應有所知,於理處踐行,方到彼岸.凡事不明理而行,其如竹籃打水--空必至矣!太極拳理者,諸門宗於各有其論,但多以論之技法為重。余於此另辟一徑,試以此闡明太極與性命攸關之寓義。

   論於大——

   以古聖賢之論,世者所成,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謂曰無極;一者謂曰太極;二者為之陰陽;三者,是曰三才,為之上、中、下是也。故拳之謂太極,於其內涵之要,實乃以拳術而演繹天地運化之機是也。 

   天地運化之機何以為是?

   古人曰:天地之機,在於陰陽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極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復始,不失於道,而得長久。天地行道,萬物生成。《黃帝內經》有言:氣之升降,天地更用也。升己而降,降者謂天;降己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天地運化之機,乃天地之交合,氣行於天地之間是也。

   論於小——

   太極者,衍生陰陽。以古聖賢之論,人之所成,乃形與神為之表裡。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形中之精以生氣,氣以生神。《黃帝內經》有言: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在外——曰形體。謂之形體,非單指人之軀體而言,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血、肉無一不在其中。

   在內——為神意。謂之神意,亦作思維講。古稱之為精神活動。《黃帝內經》有言: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若于生理,則謂曰人腦之特殊功能是也。 

   人寓之生命,乃於內外相合之故,而成於內外相合者,唯是也。《黃帝內經》有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淮南子--道原訓》中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故於人體而論,神主意,意帥氣,氣引形。人體之神與形體活動乃為所充養。

   太極拳者,為意、氣、形三者之共用,內外相合互為表裡、滲透、促進,相得益彰。《易筋經》有言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練有形而棄無形,則更不可。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依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紫清指玄集》中說:心者,氣之主;氣者,形之根;形者,氣之宅;神者,形之具。故習拳成者,須以氣養形,以內養外是也。

   內者,寓神意,謂之主人;外者,曰形體,謂之店舍。若堅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塌,即須築基是也。築基者,當以心性為之澆培。故以內養外者,調養神意為之首要。

   然神意視之不見,何以為養?古人有曰:精化氣,氣生神,氣足而神自明,氣虛而神自衰。故調養神意,當以練氣為之首要。 

   氣者,非指人體呼吸之氣,《紫清指玄集》中說: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人體呼吸之氣,若論於道,謂之後天。謂生神者,乃為先天之也。

   不得先天氣者,切不可勉強使後天之氣降沉丹田。丹田者,唯呈先天之氣,謂曰先天氣之也。若勉強使後天之氣降沉丹田,勢必誤入歧途,下部發痔疾腸疝之類病疾。

   先天氣之采煉,國之中華法門眾多,事者當選于己相宜者為之。為眾之方便,時將太極祖師張三豐先天氣之采煉節選於此,僅作抛磚引玉之用。

  每日先靜一時,待身心安定、氣息平和,始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 先天氣之采煉,法唯凝神調息,調息凝神。息要注入丹田氣穴,神要注入丹田氣穴,兩者形影不離,一出一入,故曰心息相依。張三豐說: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調息也。調息者,調陰蹻之息,與吾心中之氣相合於氣穴之中也

   調息者,乃用後天之氣煉出先天氣是也。但知即日動止間,一物相處常團圓。即待丹田有,即先天氣到時,自然真氣由尾閭穿夾脊,升泥丸,下鵲橋,過重摟,至絳宮,落入下丹田,是為河車初動,為煉精化氣小周天是也。

   氣者若成,即行煉氣化神之功。

   張三豐說:入定坐下,閉目存神,使心靜息調,即煉精化氣之功也。迴光返照,凝神氣穴,使真氣往來內中,靜極而動,動極而靜,無限天機,既是煉氣化神之功。 待神意有感,於此行拳乃為以內養外是也。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

   養外者,初當以行拳之時,自然而然,以呼吸為之配合。太極名家陳炎林言:大抵在盤架子時:收手為吸,出手為呼;升為吸,降為呼;提為吸,降為呼;開為吸,合為呼;動步轉身及各式過渡之時,為小呼吸。小呼吸者,即呼吸不長,又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也。在推手時,按為呼,擠為吸,捋為吸,棚為吸。諸如此類。 

   行之熟練,即以後天之氣引動先天之,再若行拳,方始於以神主意,以意引氣,以氣引形,得入太極狀態。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天、地、人合一而事於混沌,陰陽不調而自調。時而久之,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劉一隱 2011-2-14 16:10: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